首页 > 建言献策

县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摘要:发展绿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03-14 10:06信息来源:歙县政协办 作者:歙县政协办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只此青“绿”  共创“梅”好

——发展绿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农工党歙县总支


一是提升基础设施,保护梅树资源。建议农业农村局会同乡村振兴局、上丰乡等地开展百年以上古梅树资源调查,建立台账,安排相应资金建造水窖、水井等抗旱设施,保障极端干旱情况下古梅树灌溉所需。对倒伏的古梅树进行扶正加固,在树龄特别长的重点古梅树周边采取保护措施,防止人为等其他因素对古梅树造成损伤。

二是加强技术指导,扩大种植规模。建议我县在上丰、许村及周边乡镇扩大绿梅花种植规模,充分利用林地优势,茶园套种等模式做大梅花产业。县农业技术部门专家要经常性指导农民开展牛以幼虫蛀食病、梅花枝干分泌物致枯死病及枝干树叶早黄早落叶病的技术防病指导,并结合暖民心行动,开设梅花种植防病虫害知识及徽派盆景技艺知识课堂,推荐村民积极宣传挖掘绿梅花食疗药膳和药茶保健等用途探索。

三是加大农机投入,提高绿梅品质。绿梅花含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等成分,宜采用低温干燥法确保品质,而传统的炭火烘干温度不易控制,传统柴烘房加工也存在烘焙数量少、温度不宜控制、品质不一、劳动强度大、污染环境等问题。建议我县加大农机推广力度,增加补贴资金,实现绿梅花产业的标准化加工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的统一,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是发挥古树资源,发展中药产业。结合绿梅花药用功效和附加价值,利用我县众多300年以上绿梅花古树优势,积极挖掘绿梅花在药膳食疗及新徽菜合作项目拓展方面、在养生保健茶饮开发项目方面的潜力,将绿梅花产业向中医药养生保健的药膳、药茶、药浴等方面发展,并结合梅花含黄酮类、酯苷类、酚苷类、苯丙素类等有效成分,利用其抗氧化、抗血小板凝集、抗抑郁、防止黑色素沉积等药理作用,引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团队在保健美容产品研发上发力,发挥我县古树绿梅花品质优势特点,促进绿梅花产业向二产三产深度延伸。

五是深化多元融合,做强绿梅产业。加大农机科技研发投入,研发安全有效的绿梅花采摘设备,促进绿梅花产业更好延伸发展,同时结合基层“党建引领+”,合理统筹解决梅花采摘季节“用工荒”“用工难”问题,切实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倡导以花兴旅,通过举办踏春赏梅摄影采风、绿梅花茶创新技艺比赛、新徽菜·名徽厨创新创意行动大赛等各类文农旅活动,不断挖掘上丰绿梅花文化内涵,助力乡村振兴。

六是打响绿梅品牌,拓展“绿梅+”产业。上丰乡栽植梅花悠久历史,其中300年以上树龄的梅树就有500多株,建议县级层面予以挂牌保护并积极申报地理性标志商标,积极推进我县“国家绿梅花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结合新安医学中医示范县建设,促进绿梅+文旅、绿梅+康养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歙县)示范基地建设,将地方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持续打造地理标志优势,用好区域品牌中的重要资源,做大做强“品味歙县.自在乡村”品牌知名度。

七是打造赏梅线路,添色“新安山居图”。上丰乡姬川村区域梅树种植广泛,古梅树众多, 且“姬公尖”自带流量,目前已初具旅游影响力,建议对龚村——姬公尖——蕃村道路通行能力进行提升,修缮蕃村——姬公尖的姬川古道,增设摄影、观光平台,对沿线的梅树、柿子树进行修整,打造一帧深秋柿子红满山,岁寒梅花开满枝的精品“新安山居图”。

八是推动线上发力,开拓绿梅“网上空间”。大数据时代,农副产品的推广渠道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市场,现实的生活中,还存在大量的网络推广。建议村级强村公司拍摄一批短小精美的短视频进行在抖音、小红书、今日头条等平台进行宣推;同时,鼓励村民通过拍摄视频,推广农产品、推广家乡,吸引游客身临其境,体验美好的田园生活。除了拍摄视频,还可以通过直播来吸引流量,久久为功,打造“网红”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