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言献策

县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摘要:科技赋能菊花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03-14 10:13信息来源:歙县政协办 作者:歙县政协办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科技赋能菊花  助力乡村振兴

歙县无党派人士学习联络组


1.制定计划,加强政府引导。建议政府在“十四五”期间出台相关政策,排出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改进菊花产业等农产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利用2-3年时间实现规模种植,同时,将已成熟的空气能热泵烘干技术替代当前小型燃煤(柴)型烘灶。引导散户卖鲜花、大户统一加工来推进菊花加工品质提升,走高品质、高效益、大品牌发展之路。

2.加强技术研发和设备引进推广。设立专项发展资金,在对高温空气能热泵烘干技术及更先进的加工设备上的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加大对菊花耕种、施肥、喷药、采摘等全过程机械化生产的技术研发。农机部门应加强对轻便、小型适宜山区耕种设备的引进推广,通过广告牌、纸质媒体、电视媒体、自媒体等多种渠道开展大力宣传,强力推进菊花等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科技化机械化,切实保障农民增收,做好农村大市场。

3.加强菊花脱毒苗生产引导。2022年全县从外地引进组培苗56万株、示范种植250余亩,组培苗可以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作物品质和抗病力。但我县大部分还是扦插良种苗,约1250亩。目前,黄山济高生态农业育苗基地已经建成并成功育苗。2023年拟投资500万元投入组培设备生产组培育苗200万株,以后可以按生产需求确定组培苗生产数量。苗的品质决定成品品质,目前,歙县已具备菊花脱毒苗的生产能力,但菊苗市场的复杂情况,需要政府及主管部门加强引导和管理,确保菊苗品质。

4.有效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我县菊花传统种植地区是杞梓里、三阳、金川、岔口、小洲等乡镇,现已极少种植,菊花种植呈现向城郊东北方向乡镇转移态势,主要分布在北岸镇、郑村镇、富镇、桂林镇、溪头镇、许村镇、上丰乡等地。县城周边乡镇地势相对平坦,利于机械化的推广,但种植地块小、区域分散,不利于机械耕种、施肥、喷药、采摘,应加强宣传引导,让农户认识到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好处,鼓励参与土地流转。引导鼓励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流转租用农户土地,开展土地规模生产经营,提高亩均效益。同时在生产管理上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如水肥一体化建设、无人机植保(最好连片50亩以上)等,提高生产效率。

5.提高和规范加工工艺水平。由于菊花是以干花流通为主,鲜花流通为辅,千家万户生产加工水平不一,不利于品质提升,加工品质影响品牌打造。因而提倡大户加工,引导散户鲜花卖大户,大户精加工。同时,建议对可以采取杀青工艺的菊花品类,进行杀青处理,提高商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6.延伸产业链,加快系列产品研发。做好菊花下游产品文章,解决菊花难“卖”的问题,增加菊花的附加值。鼓励厂家生产包装好菊花康养产品,如黄山徽药饮片公司生产的菊花饮品,也可生产菊花足浴包、菊花枕、菊花香包、菊花精油等,充分挖掘菊花产品,提升菊花经济效益,真正发挥菊花全身是宝的经济效益。推进菊花功能性产品与徽文化深度融合,如,开发生产菊花烧饼、菊花酥、菊花宴、菊花芽凉拌、菊花芽米糊、菊花饺子、复方菊花茶、菊花酒等菊花系列食品,菊花画、菊花摆件等菊花文创系列产品。另外还可以与乡村旅游、摄影有效融合,共促菊花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