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关于征集县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提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12-16 11:50信息来源:歙县政协办 作者:歙县政协办 阅读次数:305 【字体:   收藏

县政协十四届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学习联络组,有关人民团体:

为认真做好县政协十四届次会议提案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提案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

二、质量要求

1、围绕中心,精心选题。提案要紧扣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围绕建设高气质现代化文化旅游名城目标,就我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提出提案。

2、认真组织,深入调研。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弄清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要害,作出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从宏观出发、微观入手来撰写提案。

3、内容充实,注重质量。撰写提案要具备“三有、三性”:即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建议和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提案反映问题要客观真实,原因分析要深入透彻,建议要具体可行。切忌“论文式”的长篇大论以及空洞说教。

4、一事一案,格式规范。提案要一事一案,每件提案着重反映一个问题,做到案由明确、表述清楚、文字简洁,字数一般控制在1500字以内。提案须题目明确,格式规范,提案者姓名及联系方式准确无误。属大会发言材料转为提案的,按要求改写成提案。

三、提交时间

提案可在政协全体会议召开前或全会期间提交。为保证提案的整体质量,希望提案者早选题、早调研、早撰写,尽量在会前撰写并提交提案。

四、提交方式

1、所有提案须实名登陆“歙县政协提案管理平台”提交提案。县政协委员登录账号为委员姓名(中文汉字),初始密码为:Zx1352468!”。县政协参加单位登录账号不变。

2、在线提交提案请按以下程序依次进行: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sxzx.hschangxin.cn)进入“歙县政协提案管理平台”——输入账号、密码、验证码进行登陆——登陆成功后,点击左上角“提案管理”--“发表提案”——依次录入相关信息和内容,确认无误后点击下方“提交”完成提案发表。

3、微信搜索小程序“歙县政协提案”点击进入小程序或,输入账号密码登录成功后,点击提案信息--发表提案。

五、其他事项

1、委员联名提出的提案,发起人作为第一提案者,署名列于首位;以界别名义提出的集体提案,由召集人署名,并注明联系人和电话;以党派、人民团体、政协专门委员会名义提出的集体提案,由该组织负责人署名,并注明联系人和电话。

2、为进一步丰富提案选题,现将120条提案参考目录一并印发给你们,供撰写提案时参考。

联系人:张志(电话:651212318279112327

附件:歙县政协十四届次会议提案选题参考                     

 

 

  歙县政协办公室

                              20241211

 

附件

提案参考目录(120条)

 

一、经济建设方面(32条)

1.关于加快我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守好实体经济根基的建议

2.关于全面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建设的建议

3.关于优化未来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4.关于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

5.关于加强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6.关于全面参与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的建议

7.关于探索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实现领跑的建议

8.关于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建议

9.关于有序推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建议

10.关于加大建设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健全行业协会的建议

11.关于增强我县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我县整体优势的建议

12.关于深入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基地建设的建议

13.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引领、优化税源结构和提高财税收入质量的建议

14.关于加快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15.关于丰富旅游业态,推动全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6.关于完善乡村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开展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的建议

17.关于大力发展文房四宝、徽州三雕等徽字号文化产业的建议

18.关于推动我“银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

19.关于大力发展旅拍经济的建议

20.关于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议

21.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22.关于创意发展非遗传承、研学营地、影视网络微短剧等新兴业态的建议

23.关于加大地方农特产品推介力度的建议

24.关于提升和促进我县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25.关于加快物流资源整合,构建县域物流中心的建议

26.关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27.关于推进徽州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8.关于构建与歙县生态环境相适应、与徽州文化相融合的产业体系的建议

29.关于“双碳背景下歙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30.关于发展壮大“暑期经济”的建议

31.关于挖掘内需潜力,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建议

32.关于促进经开区工业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二、政治建设方面(17条)

1.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歙县作为的建议

2.关于发扬践行“ 四下基层” 优良传统的建议

3.关于践行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关于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建议

5.以基本培训为牵引助推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建议

6.关于加强民营经济法治环境建设的建议

7.关于以徽州优秀传统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的建议

8.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升行政效能的建议

9.加大公共权利运行监督,加强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监审的建议

10.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组织有效嵌入乡村治理的建议

11.关于提升智慧城市背景下,信息弱势群体社会参与度的建议

12.关于律师参与调解通过非诉途径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见和建议

13.关于充分发挥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的建议

14.关于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建议

15.关于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团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作用的建议

16.传承红色基因,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议

17.关于推深做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建议

三、文化建设方面(17条)

1.关于加快做好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建议

2.关于推出更多特色非遗文创,打响徽州文创品牌的建议

3.关于推广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建议

4.关于加强文旅产业发展促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建议

5.关于建设特色旅游村镇,优化城乡旅游休闲空间的建议

6.关于讲好徽州故事,提升传播效能的建议

7.关于丰富活动形式,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建议

8.关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的建议

9.关于加强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周边环境治理的建议

10.关于进一步挖掘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建议

11.关于加强农村乡土文化人才培育的建议

12.关于进一步挖掘歙砚、徽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促进歙砚、徽墨产业高质量发展

13.关于以文化撬动乡村大振兴,推出非遗村、康养村、艺术村、哲学村、摄影村、戏曲村等徽州文化主题村的建议

14.关于将徽州文化元素融入“山水村夜”的建议

15.关于常态举办徽学大讲堂、乡村戏曲节等的建议

16.关于弘扬蜈蚣岭用“活” 徽州红色资源的思考建议

17.关于做好我县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

四、社会建设方面(34条)

1.关于合理规划部分路段、区域人力三轮车集中停放点 美化市容环境的建议

    2.关于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议

3.关于加强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促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的建议

4.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建议

5.关于促进育龄人口生育率提升的建议

6.关于持续规范中小学(幼儿园)进校园活动的建议

7.关于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的建议

8.关于老龄化社会医疗服务体系问题的建议

9.关于强化全过程监管,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的建议

10.关于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避险逃生演练和应急救护培训,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的建议

11.关于加强村级医疗卫生室建设,提升卫生服务水平的建议

12.关于持续加大电信网络诈骗、跨境网络赌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新型犯罪打击治理力度的建议

13.关于家庭医生签约现存问题及建议

14.关于加强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的建议

15.关于加快公共托幼服务发展的建议

16.关于加强城市盲道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17.关于加强对校园周边文具市场监管的建议

18.关于老年助餐服务行动的建议

19.动员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建议

20.关于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婚恋交友及家庭观的建议

21.关于加快建立医防融合健康促进机制的建议

22.关于加强乡村“流动厨房”管理的建议

23.关于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通慢、特病报销的建议

24.关于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25.关于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建议

26.关于助企纾困,做好稳岗就业创业工作的建议

27.关于加强县内河道违建整治的建议

28.关于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建议

29.关于改善山区防汛水利设施的建议

30.关于促进优质公共资源下沉基层的建议

31.关于建立居民信息共享交换机制的建议

32.关于优化物业管理,提高物业管理工作水平的建议

33.关于加强社区服务居家养老功能的建议

34.关于人口稀少的自然村搬迁聚集的建议

五、生态文明建设方面(20条)

1.关于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建议

2.加快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建设山水秀美的生态强县的建议

3.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建议

4.践行“两山”理念,高标准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建设

5.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修复能力的建议

6.关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议

7.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管的建议

8.关于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的建议

9.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我县水源地保护的建议

10.关于建立健全土地生态保护修复机制的建议

11.关于规范我县洗涤行业监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

12.关于推广绿色产品认证,助力绿色低碳消费的建议

13.关于完善绿色发展长效机制的建议

14.关于加强外来物种侵害防治的建议

15.关于加大“松材线虫病”防治力度的建议

16.关于做精做美乡村颜值,加快和美乡村建议的建议

17.关于加强管控与修复,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的建议

18.关于整治农村撂荒地的建议

19.关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建议

20.关于加强生态文明文宣产品创作的建议